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哀家只想躺平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2章 往事如烟 哀家若是不同意呢?

第92章 往事如烟 哀家若是不同意呢?

东边的小周 2021-11-07

  慈宁殿外, 大雪纷飞!

  石中钰仅着单衣罗裳,却不觉得冷,因为她只是一缕孤魂。

  殿外站有数位带有面罩的太医, 因特殊时期,即便头戴面罩, 也都隔着三尺远。

  “怕是不行了, 太后殿下不知隐瞒了多久, 现在就靠一口参汤吊着气,这...”

  “这话谁敢说!你没瞧见刚刚摄政王发了多大的火,将跟在太后身边数年的善水杖毙了!”

  “...都到了这份上了, 也没法医治啊!”

  石中钰穿过众位太医,缓缓迈入既陌生又熟悉都慈宁殿。

  她上一世的寝宫。

  殿内金碧辉煌,陈设精美,就连桌案上的器皿也是万里出一的鎏金瓷窑,昭示着殿中主人平日里过得有多奢靡。

  只是往日中神采飞扬的女子,如今却静静躺在凤榻上,双眸紧闭。

  床榻边跪有一人,与寝室中包裹得严实的众人相比,男子脸上未有遮挡, 剑眉拧紧,深邃凤眼紧紧盯着床榻上的女子。

  石中钰走到男子身侧, 蹲下身,细细观察他的神色。

  她从未见过凤殊影这般颓败过, 印象中总是深不可测的眸子此刻涣散了神, 曾经拨动百石弓都不见费力的手掌,如今只是握着床上女子纤细手腕居然打起了颤。

  石中钰转头看向躺在床上的自己,啧, 还是这般漂亮。

  且愚蠢!

  愚蠢到在上一世沾染了瘟症却不自知,低烧数日也不敢去寻太医,生怕手下臣子会因自己此刻染病避之不及。

  自信到以为自己只是因瘟疫期间政事繁忙染上风寒,最终传染上对她尽心尽力伺候数年的星蝉,害得星蝉死后被掩埋在乱坟岗中,连墓碑都没有落下....

  她这般愚蠢自私,却仍被他视若珍宝。

  “摄政王,太后殿下的病症已到后期,此刻最易传染他人,您还是...将面罩带上吧。”

  洪掌院的话从面罩中穿出来,闷闷的.

  “把药放下,你们都退下。”

  “摄政王莫要意气用事,现下京中瘟疫四起,朝中诸多大事还需要您定夺,太后她都...”

  “本王心意已决,传口谕,封锁慈宁殿,每日除汤药,三餐和奏折,旁人不许踏入其中。违命者,斩!”

  慈宁殿的宫人在摄政王下旨后迫不及待涌出殿外,随着赤红朱门一关,殿中只剩下二人一魂。

  石中钰瞧见凤殊影端起茶几上的汤药,毫不犹豫含进口中,俯身贴在女子唇上。

  待哺食完汤药,他伸手轻轻抚平女子微蹙的柳眉,轻声道:“殿下觉得苦了,可愿同微臣说说想吃什么蜜饯?”

  回答他的自然是令人压抑的安静。

  “都是微臣的不是,近日忙着巡视民间疫情,居然没察觉到殿下病了...”

  “还有上次殿下头疾发作,微臣亦是不知,怨不得殿下不愿退居皇后之位,微臣...着实不是良配”

  “衔玉,醒来可好,没有你,我要这天下又有何意?”

  凤殊影的声音逐渐变得低沉,语中的自责之意听得身侧的幽魂忍不住落下一行清泪。

  石中钰抬手抚上凤殊影低垂的头,却只落得满手空空。

  “叮铃”一声脆响,原是凤殊影腰间挂着的睚眦玉坠撞到瓷碗发出的声响。

  男子瞥见和玉坠一同垂挂在腰间的鸳鸯刺绣香囊。

  这枚香囊是沈诗怡所赠,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之所以一直带在身边,是因为每次就寝前都能瞧见小太后嘟起嘴盯着香囊生闷气。

  她脸上拈酸吃醋的神情是他最爱的,仿若在那一刻,他才能确定,这个没心没肺都女子的心底,还是有他的。

  怀着这点贪婪的念想,即便小太后多次出言提醒,他扔没有将香囊取下。

  凤殊影冷眼看向腰间悬挂的香囊,突然伸手扯下,丢进一旁的火炉中。

  香囊在银丝炭火中骤然紧缩,赤金花卉纹铜炉中飘荡出一股熟悉的香气,悠悠飘荡在石中钰鼻尖。

  这香气...怎会这般熟悉?石中钰急忙垂头去看她腰间悬挂的吉祥带,突觉脚下一空,骤然坠落。

  咚地一声,

  石中钰揉揉额头,瞧见自己正趴在地上,抬眸看向周围装饰,发现她正在朝凤殿中。

  凤榻上的男子依旧在静静躺着,只不过脸色好似好转了一些。

  香囊!

  脑中仿若有根弦被人拨动,她骤然清醒。

  上一世她被太医判了死期,凤殊影守在她床榻前不弃不离,亲口哺药喂食半月,终于将她从鬼门关拉回来。

  石中钰醒后还以为是老天被二人的真情打动,发了慈悲,放过她和凤殊影重聚。

  至于凤殊影为何在照顾她的半个月中都没有染上瘟疫,则是个奇迹。

  不是奇迹,是香囊!

  石中钰急忙解下腰间的吉祥结,凑近鼻尖轻嗅,果然和回忆中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枚吉祥结中装有寿春独有的平安草,香味淡雅,久存不散。草民...祝...祝殿下在京中平安顺遂。”

  齐云的话在她耳畔响起。

  想到偷偷将霉菌藏入棉被中的仓部员外郎早在三年前就同齐霸南有书信联系,石中钰豁然开朗。

  寿春独有的平安草便是克制霉菌的解药,所以上一世常年佩戴装有平安草香囊的凤殊影没有被她传染上瘟疫。

  而这一世她在照顾凤殊影的这几日也没有被染上瘟疫。

  石中钰当即将平安草交给洪掌院和闽神医,让他们研究可否配比出治愈病患的药方。

  半月过后,京中瘟疫再次有所好转,百姓们对当朝太后乃是福星转世,专门克制瘟神的说法深信不疑。

  许是朝中大臣已被刑部排查干净,太后又重新开启朝凤殿,每隔五日便召集内阁大臣询问抗疫的进度,倒是一副从容不迫的姿态。

  几日过后,漠北传来消息,摄政王病情加重,怕是要抗不过去。

  太后得知此消息,没有太过悲伤,反而将近期负责修建运河的工部吕侍郎留在宫中一夜未归。

  群臣不禁感叹,不仅老夫少妻不可靠,就连俊夫贤妻,大难临头,仍是各自飞得痛快啊!

  摄政王在漠北还没咽气,小太后就寻到暖榻的相好了。

  这日,石中钰正在批阅奏折,殿外传来通报。

  “启禀太后殿下,仓部主事石禹临求见。”

  这是父亲在瘟疫爆发后第三次入宫寻她,前两次,都被以政事缠身拒绝了。

  不过今日,万事俱备,也是该做个了断了!

  “下官石禹临,叩见太后殿下。”

  石中钰端坐在太师椅上,目光越过桌案,落在堂中叩拜的臣子身上。

  权势果然是上好的延寿丹,这一世父亲没了右相之位,仅仅两年未见,脸上疲态尽显。

  “石卿免礼,今日前来有何事禀奏?”

  石禹临抬起头,看向黄花梨桌案后神色淡淡的女儿,觉得甚是陌生。进殿前原本稳操胜券的心,也开始动摇起来。

  “下官寻到了根治京中瘟疫的药方。”

  “哦。什么药方,石卿从何寻得?可否找洪掌院查验,确保药方有效?”

  面对太后接连发问,石禹临静默片刻,开口问:“太后可否遣退殿中宫人。”

  “你们且退下。”

  石中钰摆手退下朝凤殿内伺候的宫人,待书房中只剩下他们父女二人,她迫不及待问:“父亲当真寻到了可以根治瘟疫的药方?可拿给洪掌院瞧过?”

  看向神色急切的女儿,石禹临微微一笑:“自然当真,不必给洪掌院过目,此药方绝对有效,太后可拿此药方到病坊中找病患一试。”

  石中钰面露疑惑,似是不太相信:“父亲怎会确保此药有用?要知和剂局中的太医在患者身上配比数百种药方,依旧未寻到根除瘟疫的法子。”

  “因为...京城的瘟疫,便有由我一手策划!”

  此言一出,书房中陷入良久的沉默。

  “父亲...此言是何意思?”

  瞧见桌案后的女儿终于露出惊恐之色,石禹临轻笑一声道:

  “夏末时,仓部为京郊几个村落送去新农具,农具上被我放了能够感染瘟疫的菌斑,导致瘟疫在最初几个村落爆发,后来,我更是借朝廷向民间派发抗疫物资时,指示刘铭将掺有菌斑的物资发给百姓,让瘟疫迅速传播。”

  “父亲...为何要这样做?”

  “自然是为了让太后能够摆脱摄政王钳制,钰儿可知道,现下京城百姓都称太后你是南朝的活菩萨!”

  “这些谣言,原来都是你散布的,父亲可是魔怔了,不惜用无辜百姓的性命来成就女儿的虚名!”石中钰眸光转冷,看向皮笑肉不笑的石禹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钰儿这段时日独揽皇权,不也尝到了当权者的滋味。”

  见石中钰板起脸不接话,石禹临冷笑一声。

  “太后不必同我装傻,我早知摄政王在漠北痊愈的消息,只可惜疫症没能要了他的性命!昨夜京郊大营调遣两万黑鳞军前往淮南,想来你们已察觉贤王有所异动。”

  “父亲消息倒是灵通!”石中钰忍不住嘲讽道。

  “自然,出兵自需要调配军备,其中又有那项不经仓部之手,摄政王殊不知将下官贬到仓部,倒是更方便我行事了哈哈哈!”

  “父亲今日前来,究竟有何目的?”

  “下官是来求太后殿下一道懿旨,罢黜凤殊影摄政王、凤鸣大帅之职。准贤王出兵斩除逆贼。”

  “哀家若是不同意呢?”

  石禹临看向面露厌色的女儿,即已撕破脸,他也懒得恪守君臣之礼,挺直起身子冷冷道:

  “我既能成就你活菩萨的美名,亦能给你冠上黑寡妇的恶名,即将出城运往漠北军备中有几罐密封的霉菌,沿途州城百姓的性命,就在殿下的一念之间!”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