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开局先交出玉玺[基建]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45章623

第345章623

青鸟临星/云长歌 2021-11-09

  举荐制度肯定也还是有的,但是通过举荐上来的就相当于走了捷径,想要跟那些考上来的人一样升官那就必须能力不逊于这些人。

  实际上有这个能力的人一般读书也不会太差,哦,萧子瑢甚至还打算等稳定下来之后,将公务员考试系统也给搬过来。

  后世的一些公务员在这年头算是小吏,小吏属于不入流的职位,能走正经科举仕途的人都瞧不起小吏。

  可就是这些小吏才是亲临一线,最知民生疾苦的人,所以若是有些人家里供不起读书,只要他认识几个字,那就可以给一个机会。

  若是足够有心气,肯定有人会想办法把读书这一块短板给补齐。

  朝中大臣不知道皇帝的思维已经发散到了什么地步,他们还在讨论两京制。

  萧子瑢这个两京制其实也并不是没有缺陷,只不过目前而言是最好的。

  最主要的是算是明确了晋升渠道,皇帝的态度摆出来了:想要当三公六部九卿?去干活吧!

  不懂民生疾苦的人也不是没有官职,很多清贵官职就是用来养着这些世家大族的闲人的,萧子瑢也没打算取消。

  虽然看上去很花钱,但这些人祖辈都是为国出过力的,有大功于国,若是这样的人子孙后代连个富贵都保不住的话,那谁还会为国家尽心尽力?

  当然那些犯了罪的就不说了,不过萧子瑢上台以来还没像大家想的一样嫉恶如仇,动不动就砍人。

  他每次下令查办必然有理有据。

  从国家角度来看,萧子瑢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好,虽然看上去这些世家大族或者高官的后代一旦没能力就容易被边缘化,但现在也不比这个好,而且现在的话,一旦有一代人撑不住下去了,想要再回来那可是难上加难。

  若是按照这个制度来的话,只要子孙后代还有那么一两个出息的,就不用担心以后。

  只是具体还要慢慢磋商才行,官员体系突然多了一套,谁留在这里谁跟着走都是问题。

  不过大家很确定的是只要能够留下来,必然前途无量。

  等散朝之后,萧子瑢又把萧衍跟柴河留下来。

  他笑眯眯地看着柴河问道:“柴束忍最近怎么样?”

  柴束忍之前是晋陵王的长史,后来变成了晋陵国相,萧子瑢被封太子再登基之后,他作为东宫旧臣理应是鸡犬升天的那波。

  只不过萧子瑢跟朝中这些大佬们相处得还好,再加上有萧雪行这个摄政王坐镇,柴束忍就算回来顶天也就是能混个六部侍郎。

  所以萧子瑢思前想后干脆就把柴束忍留在了晋陵继续当国相,晋陵国他没有废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后肯定还会有一位晋陵王。

  柴河若有所觉笑呵呵说道:“他已经许久没回家,每次来信都是一切皆好,看起来应该也不错。”

  萧子瑢点头:“他在晋陵也时间不短,经历不少,等迁都之后,建康这边朕打算弄成跟晋陵差不多模式,具体还要再商议,但朕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他有经验最适合留下来,尚书令到时候不要舍不得啊。”

  柴河简直要被这个馅饼砸晕了,萧子瑢虽然没有直接给柴束忍升官,但那意思就是要让柴束忍领头,建康就以他为首啊。

  谁都知道建康以后会成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柴束忍这有机会当丞相候选人啊,柴河很清楚,他这辈子想要当丞相恐怕是不太容易了,但他儿子有机会也不错。

  柴河眉开眼笑:“年轻人就该去磨砺,为了他以后着想,臣又有何舍不得呢?”

  一旁的萧衍羡慕地看了一眼柴河,有的时候自己有能力值得骄傲,但如果后代也很厉害那就更值得骄傲了。

  可惜萧衍的后代没有比柴束忍更出彩的。

  萧子瑢转头看向萧衍说道:“萧统也留下吧。”

  萧衍顿时也开心了,他的长子虽然比不上柴束忍,但也不错。

  其实萧子瑢也挺无奈的,两京制一出,为了争取支持他肯定要选一两个朝中大员的子孙或者小辈留在建康栽培的。

  柴束忍不用说,他早就很看好,这些年他不在晋陵,柴束忍按照他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踏实,就算有些计划不合适他也有随机应变的本事。

  但萧衍的儿子就让他有些头皮发麻了,萧衍本人政治军事都还行,但是他的儿子偏偏一个比一个文艺。

  哪怕是在历史上,萧统当太子还没薨逝的时候就号称东宫十万藏书,简文皇帝萧纲更是文采出众,创作风格甚至形成了“宫体诗”,元帝萧绎文画双全。

  这些人文艺细胞是有了,但政治上只能勉强算是合格。

  可谁让萧衍跟他是一家,若是别人还能选个旁支,到了萧衍这里选旁支并不能惠及他家,只能矮子里拔将军,选一个萧统。

  这样一看,两京制的话,儿子留在建康相当于之后一片坦途,若是不迁都,以后是什么情况那就看运气了。

  于是萧衍跟柴河立刻站到了萧子瑢的阵营之中。

  萧子瑢也不单单是留下他们的儿子,又挑了几个名声不错,做官也不错的年轻人留下,其中不乏六部官员子弟。

  一下子就拉拢到了一大批人,而现在有幸看到内部名单的也没什么意见,毕竟这些年轻人的确都是好苗子,他们这位陛下还没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程度。

  于是等到第二次上朝的时候,萧子瑢就发现大部分人已经开始动摇,不,不仅是动摇,基本上大家都已经开始商量迁都事宜了。

  虽然只是一个意向,但不出意外基本上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萧子瑢下了朝之后就开心的跑去找萧铉顺便把萧霁和萧准都喊了过来。

  一家人都很疑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而萧子瑢则是让人拿来了一张舆图说道:“来来来,我们看看未央宫要怎么修。”

  未央宫,大汉朝的皇宫,在经过多次战火之后现在基本上也就比只剩下地基好那么一星半点。

  但那是强盛的象征,萧子瑢决定在遗址上重修,然后留出扩展的余地。

  因为事关叔父兄长和他的太子的住处,当然要询问大家的意见了。

  萧铉和萧霁两个人现在都不怎么关心国事,萧铉是之前累着了,只想养老。

  萧霁则是因为儿子是太子所以要避讳。

  他们两个异口同声问道:“真要迁都了?”

  萧子瑢点头:“差不多,不过一时半会迁不过去,怎么也要等长安修建完毕才行。”

  长安的规划图基本上已经弄好了,皇宫也有专人设计,现在咨询的其实不过是内装。

  除了皇宫之外,萧子瑢还打算把咸阳宫和阿房宫安排上。

  现在距离那个时代还没有很久远,记载和遗迹都能找得到,修复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一想到能够亲眼见到修复后的未央宫、咸阳宫和阿房宫,萧子瑢就觉得特别幸福,满脑子都是:洒家这辈子值了。

  在看过未央宫的布局之后,作为太子的欢儿小朋友小心翼翼问道:“皇叔,如此一来怕是要大兴土木,国库……还有钱吗?”

  萧子瑢想起国库账本上所剩不多的红字以及接下来防疫需要拨下去的钱款,再加上北地歉收,南边又即将进入雨季概率会有洪涝灾害,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欢儿见皇叔难得皱眉的样子,转头对旁边吩咐了一声,不一会就有个小宦官急匆匆离去又急匆匆回来,只不过回来的时候手里捧着一个小匣子。

  欢儿接过匣子十分大气的往他皇叔面前一推:“皇叔,给,我有钱!”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