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汴京梦话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8章203

第78章203

骑鹤下扬州 2022-06-28

  “好。”

  王安石素无欧阳芾那般喜欢热闹,然亦知拉拢人心于官场之重要,尤其须他人为己做事之时。

  曾于地方为官时,他可自维清高,不屑随俗,甚担任知制诰,为皇帝草拟诏书时,他也可孑然一身,端着清风峻节,然亲自主持变法,广用官员时,需要的却远不止霜雪之操那样简单。

  欧阳芾有意无意帮他筹划人情,他心知,也愿配合她。

  中秋。

  台上管弦笙歌,中庭人影绰绰,中书门下官员分了十余桌散坐,隔间又置十余桌女眷席位,一时杯盘果碟,琼浆玉液,交错杂陈。

  献唱的歌姬是欧阳芾雇来的汴京著名乐班,王安石原不喜于此上豪掷,欧阳芾拉着他撒娇说,听听曲有何关系,又不招她们佐酒作陪,且别的相公皆有自家乐班,介卿总不能被他们比下去。

  总归是说服了他。

  歌喉清扬悠柔,正唱道: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又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席间,王珪之妻杜夫人闻道:“这首曲子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知出自哪位才子之手,竟是惟妙惟肖,令人心生向往。”

  “夫人不曾听过么,这是苏轼苏通判的笔墨呀,”席上一位娘子道,“苏通判去岁到了杭州任职,每作首诗词便被传抄无数,这便流到京中来了,教坊里的女子亦多爱唱苏先生的词呢。”

  旁边几名娘子听了,俱也纷纷称赞起苏轼,惟独欧阳芾坐着一动未动,只凝神细听那唱词。

  “欧阳妹妹却是听得入迷了?”杜夫人打趣道。

  欧阳芾叹息一声:“我早便知道了。”

  “知道甚么?”

  “苏先生自是神仙般的人物,”欧阳芾倾听着曲调里熟悉入骨的句子,“现下......”

  “现下如何?”

  “现下,是神仙下凡了。”

  席间哄然笑作一团,欧阳芾端了清酒小口抿着,慨叹无人懂得自己曾身为迷妹的心情。

  推杯换盏,月影斜挂,女眷这厢已渐用罢珍馐,几位娘子尚有他事,向欧阳芾先行告辞。

  欧阳芾于前院送毕客人,回路上瞧见游廊立着两道人影,却是沈括同章惇。

  “......此种小沟自上善门延伸至入淮处,原是开挖通济时筑堤取土形成,若能利用此沟渠分层筑堰,测量汴河落差......”

  谈话间,章惇目光微移,瞥见遥遥步来的欧阳芾,干咳一声,沈括随即回首。

  “夫人。”沈括略作礼道。

  “两位先生怎不在席间用食,在聊甚么有趣的事?”欧阳芾笑问。

  两人互视一眼,不由皆笑了。“王相有意让子厚兄主持汴河疏浚事宜,我二人正就此事闲议。”沈括解释。

  欧阳芾哦了声,若有所思望向章惇:“子厚也成为大忙人了。”

  才从江南回来不久,又领新职,且是疏浚汴河这般关乎民生的大事,似乎章惇的才干近些年愈发突显了。

  章惇勾唇:“二娘怕不是在讥讽章某。”

  “哪里是讥讽,分明是夸赞子厚呀。”欧阳芾笑脸道。

  简单话过一番,沈括率先作别回席,远望着他离去身影,欧阳芾陷入思忖。

  “想说甚么?”章惇看她转首朝向自己,一副欲言又止表情。

  “我说了子厚莫生气。”欧阳芾道。

  章惇嗤笑一声:“好。”

  “疏浚河道之事,存中去会不会更合适?”

  “......”还真直接,怪不得让他莫生气,章惇仍旧有些不甘道,“我便不行么?”

  欧阳芾笑了:“我未言子厚不行,但子厚不是方从江南回来,应是累极了,还是歇一歇,陪陪家人为好,纵使官家与夫君欣赏子厚,也不可总教你四处奔忙,得给他人留点机会嘛。存中虽有几分痴气,然于测量数算之事倒是甚爱钻研,我以为他会喜欢做这类活。”

  她素能言善道,几句话便叫章惇说舒坦了。

  “我听夫君说了,子厚于两湖平定蛮夷,设立州县,得田数十万亩,功绩显赫,”欧阳芾道,“还未恭喜子厚呢。”

  章惇此前任两湖察访使,经略南北江,率军平定湖北等地蛮族,统一了地方长期割据势力,并设州县,发展民生,累累功绩受朝野瞩目。

  虽有人弹劾章惇杀戮过重,浮尸蔽江,雷厉手腕令人震栗,然欧阳芾不爱对用兵之事多作评价,故也不在章惇面前提起。

  “王相与你说的?”

  “他同客人说的,我听见他夸子厚能干。”

  明知她在恭维自己,章惇依旧心情愉悦,眉梢挑了挑,骄傲便放了下去:“疏浚汴河一事,我正欲向王相推荐存中兄,此事还是他比我更合适,这点二娘倒未说错。”

  “子厚将来还要为国朝做许多事,不必急于一时。”欧阳芾轻笑。

  他却是未着急。章惇将她笑颜视了眼,目光淡淡移向云霄。

  当头明月,飞彩凝辉,似一盘通透莹亮的白玉。

  九月,沈括在王安石举荐下,由赵顼任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启程泗州。

  同月,王安石为欧阳修写下祭文,一气浑成,文辞粲然,时欧阳修祭文中评为第一。

  ......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欧阳芾最早读到此篇祭文,彼时王安石将将写就,墨迹方干,被欧阳芾拿来读了十余遍,而后环住王安石脖颈欲哭欲笑。

  “我夫君是世上最好的,”她终究未哭,却是笑道,“我的眼光也是最好的。”

  “与苏子瞻比呢?”王安石问她。

  “甚么?”

  “不是‘神仙下凡’么。”王安石淡道。

  欧阳芾微怔,继而咯咯笑起来。

  “......笑甚么?”

  “我笑介卿拿自己跟他比,”欧阳芾道,“介卿不是一贯瞧不上子瞻的行为作风么。”

  “到底会作文章。”

  欧阳芾大笑起来,啄他脸颊:“他怎能和介卿相比。”

  二十年后,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忆及恩师,作祭文以缅怀欧阳修。

  后人较王苏二人祭文,以为苏之文章哀思沉挚,墨浓笔重,情辞并茂,而王之文章一气浑脱,渐近自然,“又驾大苏而上之矣”。

  是年冬,第一场雪降得颇早,新雪覆了御街,又为辚辚车辙碾作泥尘。

  王安石收了劄子,同恭立在旁之人道:“既回来了,也去同他们打声招呼罢。”

  “是。”

  后园传来一片笑语声,树梢不时垂落雪水,融入潮湿地面。

  吕惠卿慢吞吞沿回廊踏过去,蓦地毫无知觉停在了那里。

  几名身着裘氅的娘子坐于亭中,背面向他,合伙打趣一位正在切分蜜柚的文士。

  “子宣一人给这么多娘子分柚,不知占便宜的是娘子们还是子宣呢。”

  “二娘说笑了,我......”柚肉饱满多汁,似溅了文士眼目,“伺候几位娘子,当是在下的荣幸。”

  “哦,曾先生很有觉悟嘛。”娘子们调侃道。

  “魏妹妹可真有福气,有这样一位能诗善文,会做官,还会给娘子剥柚的好夫君。”

  吕惠卿冷眼看着,目光倏忽落在欧阳芾身上。

  「......福建子?」她皱了眉头,「莫在意这些,他们只是嫉妒吉甫罢了,吉甫做出成绩,这些自然不堪一击。」

  「此去安心守孝,待归来后再同夫君一起谋划新法,夫君与我皆会在汴京等吉甫。」

  他知道自己从来不是大度之人,也对长达三载的守孝期会发生甚么早有准备,却万万未料到,嫉妒仍旧于一瞬间占满脑海。

  只需短短三载,他的位置便可为他人替代。

  似感觉到甚么,欧阳芾笑着回首,发现吕惠卿的刹那,面色惊然一滞。

  那双眼里的阴鸷欲将她吞没。

  “夫人。”吕惠卿作了一揖。

  “......吉甫?你回来了?”

  应是她的错觉,欧阳芾心悸未定,再向他看去,吕惠卿脸上已找不出任何异样。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