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5章 发现暗物质 二合一403

第115章 发现暗物质 二合一403

暗夜公主 2022-08-06

  心中百转千回,表面上郑教授只是沉稳地说道:“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在哪里,那就改动参数,继续重复试验。”

  吩咐下去之后,郑教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给陈颂写回信。

  “陈院士,非常感谢您拨冗帮助我们分析了这些数据,您的帮助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再次检查了实验参数之后,果然发现了参数的错误,正确的参数正是您给出的第一组数据。现在我们正在进行重复试验,期盼能够为您带去好消息。您的论据我还未来得及细看,但若是重复实验成功,论文可能会用到您的论证过程,希望得到您的许可。”

  当然数据肯定是不能白用的,到时候论文的作者肯定也会有陈颂的名字,这也是默认的,就不必多说了。

  陈颂那边看到之后也很快简单地回了一封信。

  “郑教授,很高兴能够帮到你们,我同样期待你们能够传来好消息。至于论证过程,你们可以使用。”

  此时的陈颂其实刚刚结束对几家企业的考察回来,关上电脑看着童一淮,笑道:“郑教授他们那边已经发现问题,看来暗物质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一角。师兄,你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进展如何?搞不好我可能要比你先拿诺奖了哦。”

  童一淮揉了一把他软绒绒的头毛,笑道:“还不错。至于谁能先拿诺奖,那还真说不准,诺奖可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

  诺奖……确实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并不是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就一定能拿到的,评委有种种不同的考虑,比如资历啊,比如研究成果是否需要时间的验证啊之类的。

  甚至还有人排着队等着领奖,有时候还有点排排坐分果果的既视感,只是排队的人和研究成功更高大上而已。

  陈颂也不在意,笑盈盈地看着童一淮,“师兄,我们要不要打个赌,看谁先拿到诺奖?”

  看起来对他们能拿到诺奖非常有信心,也不知道概算是自信还是狂妄了。

  童一淮也不在意,他本来也是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他确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会有资格拿诺奖,如果没有拿到,那一定不是他的问题,是诺奖的问题。

  童一淮问道:“赌什么?”

  陈颂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一时之间我居然想不到有什么想要的,那么就输的人答应赢的人一个不过分的要求怎么样?”

  童一淮严谨地问道:“过分的界限由谁定?”

  陈颂:“输的人定。”

  童一淮微笑:“好。要定个契约吗?”

  陈颂也露出了笑容,“那就不用了,我相信童院士的信誉。不过如果童院士不信我的话,那也不是不能定契约。”

  这是个送分题,童一淮道:“我像你相信我一样相信你。”

  这边陈颂和童一淮该吃吃该睡睡,生活毫无波澜,另外一边郑教授他们却兴奋地一整夜没睡觉,再次开始了枯燥乏味地无数次重复实验过程,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看的都红了。

  即便是用了正确的参数,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捕捉到异常信息,甚至可以说能够捕捉到的频率很高。

  但是这次,他们确实再次捕捉到了同样的异常信息,即便频率很低也是确实存在的,这已经不能用误差来解释了,误差不可能这么准,每次都一样。

  整个课题组一片欢腾,和之前一段时间的压抑截然不同,郑教授脸上也常常挂着笑容,并不阻止他们的狂欢。

  等大家差不多都冷静下来之后,郑教授说道:“差不多可以开始写论文了,稍后我把陈院士的论证发给你们。”

  其他人都点头,有一个学生兴奋地问道:“教授,论文我们发哪?”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次捕捉到暗物质的直接证据,论文无论发在哪里,都是值得被收录的。

  想他们以前发篇论文还要考虑够不够资格,这次却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本学科领域的所有期刊随便他们挑,这就是大佬发论文的时候的感觉吧?嘿嘿嘿,确实很爽!

  郑教授想了想说道:“这篇论文值得一个《自然》主刊,对了别忘了把陈院士列为共同第一作者。”

  虽然陈颂只负责了数据分析部分,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课题组的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了然地点头。

  多加一个第一作者并不会影响他们对论文的贡献,论文又没有规定能有几个第一作者,虽然第一作者多了是会变得不那么值钱,但反正多加一个不算多。

  最重要的是,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并不值得《自然》期刊特殊对待,如果想要在论文审核上有点特殊待遇,加上陈颂的名字会方便很多。

  之后的事情郑教授没有太操心,他已经开始考虑起了后续的研究。

  直接探测到暗物质的存在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真正捕捉到暗物质粒子,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这一步该怎么做,陈颂的论文也已经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只是以目前的仪器还做不到。

  但是郑教授也有打算,既然已经探测到了暗物质,他们自然也可以开始进一步改造升级仪器和技术,追求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了。

  郑教授有信心,只要他们的论文发表出来,他后续的课题和经费申请能够轻易通过。

  郑教授不是陈颂和童一淮那样的天才,当然也绝对不是庸才,他一直从事对暗物质的研究工作,现在有了成果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只会在这个方向继续深挖下去。

  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的存在,对学术界确实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又有陈颂的名字作为保证,《自然》杂志很快让它进入了同行评审的环节。

  不过想要通过这个环节并不容易,因为论文虽然有陈颂的论证支持,在数据分析和论证方面非常严谨,可是数据本身是否准确,拿到论文的学者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同样的探测器,即便进行了紧急按照陈颂论文的方法进行了技术改造,彻底完成并且重复实验也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对此郑教授的团队倒也没有什么疑义,实际上在论文审核这件事情上,半年的审核时间,甚至不算长的。

  等到论文审核通过的这半年时间,谁都没有浪费,郑教授已经开始做新课题的准备工作。

  陈颂那边更是将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至于防辐射材料生产流程的工业化改造也已经完成,正在对工厂的生产线进行改造。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