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太子被始乱终弃后最新完结》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0章 第120章(1/6)

第120章 第120章(1/6)

裴怀瑾 2022-10-30

 此言一出, 所有人顿时又是瞠目结舌,这回倒不嘘了,纷纷直骂:“胡说吧!!”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我哪里胡说, 仪安公主府的公子娶妻时, 你们难道没有见到阵仗,难道没有听说那公子与夫人的故事吗?!”

 说到这个, 有不少人都记忆犹新,一个卖豆腐的姑娘, 竟然真的被公主的亲儿子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了门, 现在,过得还很好呢!

 这种稀奇到堪称罕见的婚事,当时就编了许多故事, 经过说书先生的嘴, 简直风靡大街小巷。

 那人又说:“公子夫人先前约好了, 要效仿萧家公子与西域公主私奔, 只是夫人不忍公子抛亲弃友, 于是设法将公子骗了回去。她自己走了两天又两夜, 到了三百多里外的青塘, 天蒙蒙亮,忽被人找到,那人容貌倾绝无二,骗她公子病重垂危,抱着她就飞走了, 像鸟儿似的飞过屋顶枝头, 一个多时辰就到了京郊, 公子正在那里等待。二人四目相对, 夫人再转过头, 那人就不见了!好像她不是被带到公子面前,而是做梦飘到公子面前似的!”

 里里外外不知不觉屏息,听他说:“你们不知道,当时夫人与公子描述那人相貌,公子当时就说是太子妃!”

 “只是彼时太子妃理应在宫中,而公子又曾见过月神奔月,就在方才那位大哥说的上元节夜,那月神容貌也与太子妃别无二致,一模一样,只是当天太子妃与太子遭遇刺杀,不知其踪,后来太子重伤回宫,好些天才醒过来,那时皇帝气得呀,就没一刻不在下旨砍头,你们想想应该也能想起来,那些大官们被戴上枷锁脚镣灰头土脸带走……”

 “你扯这些干什么啊?!”快说重点啊!

 他忙安抚:“别急,我不得摆证据吗?总之上元节夜,太子与太子妃确凿是在宫外遇刺失踪,那公子自然也知道,所以他原本觉得是太子妃,但一想又不可能是太子妃,所以,他才觉得是月神现身了!”

 “这才写下了月神赋,当年真是人人拜读,抚掌惊叹,时隔多年,又听夫人描述了样貌,与太子妃又是一模一样,别无二致,他又下意识想到太子妃,只是太子妃也不可能在宫外,所以,他才觉得,这份姻缘,是月神显灵拯救。”

 一口气说完,不管真的还是假的,这逻辑、推理都顺得不行,让人不信也情不自禁顺着细想,竟然找不出一点矛盾来。

 待过了会儿,他又道:“只是各位想一想,上元节夜那次也就罢了,公子与夫人私奔那回,可是天蒙蒙亮,哪里还有月亮?待回到京郊,已经天光大亮,又怎么会是月神显灵呢?”

 就更合理了,难道,那太子妃真的是神仙不成?

 这个疑问一出来,顿时有人一个激灵,问道:“你说天蒙蒙亮就天蒙蒙亮?我才听说不久前太子跟太子妃去了仪安公主府呢,该不会串通好了胡编乱造出来想蒙骗我等平民百姓吧?!”

 这质疑一出来,其他人登时反应过来,纷纷附和,“对啊,你说是就是?”

 “你该不会是公主府的人吧!”

 那人也不心虚慌张,理直气壮说:“我倒是想去公主府当差,可也得人家要啊?”

 又说,“你们不信,尽可以去青塘问问,那时夫人是突然间就被抱着飞走了,可有不少人都亲眼所见,肯定在当地有过流传,问清楚是不是多年前的事,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问问,别又说都被提前威胁串通了来骗你们。”

 这话说的,还真就有人被激着了,闲着也是闲着,就要去青塘看看。

 没要多久,就渐渐流传开了,更有好事者结伴同行去青塘,要证个明白,自来谈资都是让人谈会儿也就散了,现在闹到还会有后续,不少人心里就都记下了,又跟旁人去说,只等那三五个人从青塘回来。

 青塘离京城三百多里,说远也远,但有车马,也就快了。

 两日后,就有人回来,别人惦着问结果,结果就是青塘当地确实有这个传言,甚至五年前有书生路过青塘,听了这桩奇事,还留下了诗在客栈墙上呢。

 五年前都没人在意过太子妃,打听打听,据说太子妃当时就病得很厉害,人不在皇宫里,在宫外静养,但再一问,却没人说得出是在哪里静养,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太子妃是死是活。

 这总不可能为了给太子妃洗脱祸水名头,从五年前就未雨绸缪吧?

 一时间传言大噪,那诗也被人争相去看,确确实实,写在墙上,墨迹十分陈旧,也落了年月,经常途径青塘的商人也说这诗好几年前就在墙上了。

 太子妃究竟是祸水还是神仙,就成为了京城最热议的话题,从贩夫走卒,到世家女郎,私下里全都在议论!

 这下大多数人已经不关心太子妃是如何的祸国殃民、十恶不赦,他们就关心太子妃究竟是不是人!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流言传出来,说太子妃当年病得太厉害,所以后来太子巡视大江南北时,其实是带着太子妃在求医。

 太子带着太子妃回来后,太子妃一直在沉睡,五个月后才醒来,只是不知道是沉睡了五个月,还是根本沉睡了这许多年。

 便又哗然,什么人能睡这么多年,就是五个月,那也罕见啊!

 莫非,是触犯了天条,或者惹了天帝不成?!!

 神鬼传说历来都是百姓又敬又怕又忍不住燃起兴趣想知道的,越扑朔迷离,似真非真,就越异想天开。

 偏偏这时,关于三试革新,也终于定了下来,太子说州试与京试自然要推迟两年,期间郡试不停,算给士子钻研经验。

 太子没有只顾政绩不顾子民,甚至还同时提出,每州都可以由官府出银钱,建一所专门给赶考士子落脚备考的馆所。

 这下,谁还能说太子无情?明明已经尽力考虑到方方面面,还是他们英明神武的那个太子殿下。

 动容过后,又听旧端王府附近有人说起三十多年前的旧事,如今的贤妃,当年的世家女郎,当年对端王一见钟情,非卿不嫁,闹出了许多糟心事,把王妃害得痛苦不堪。

 又有人话语隐秘,透些不为人知的宫闱密事,含含糊糊,倒把该让人明白的都说得差不多了。

 一时间纷纷了悟,先皇后谥号明德,可见是十分被人敬重的皇后,太子也应当极是敬爱,那对于贤妃,还能给什么好脸不成?

 太子妃身怀六甲,贤妃却跪在东宫门外,谁又能说是不是成心逼迫太子妃呢?

 风向转变得太快,朝中已经有人觉出来,这是太子的手笔,他们已经吃过一次亏,在上次祭台塌陷的时候,叫太子妃登了金殿证明清白。

 可是觉出来了,还是有许多匪夷所思之处,太子妃是病了吗?还是真的一直在昏睡?从仪安公主府漏出来的消息,究竟是不是太子授意?可青塘的证据要怎么解释?

 他们甚至想到当年那天的金殿,太子妃从天而降,轻飘飘落地,一袭绛衣,眉眼带笑,恍然不似凡人。

 莫非,太子妃真的是个神仙不成?

 还没想明白,也没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办,突然又爆出来,三试根本是太子妃的主意,甚至就连这次革新,说不好也有太子妃参与其中。

 这次真真正正俱是哗然,问起证据,便道:“太子亲口说的,说这次革新虽利国利民,但却叫太子妃受委屈了。”

 若再问,就又道:“东宫老臣都知道,当年太子拿给他们看的粗拟一文上,第一句就是‘景运十九年五月初一,夜,与太子妃凝白夜话’,千真万确,白纸黑字。”

 白纸黑字他们也见不着,但三试这道政令,给万万寒门士子出人头地的机会,施行至今,莫不称赞,如果是太子自己的主意,他昏了头才把流芳百世的政绩上加上别人的名字?

 要么太子确实昏了头,要么,太子敬重太子妃,加上太子妃的名字,他才能满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正大多数人觉得是后者。

 听闻太子妃十六岁的时候就敢登金殿与妖僧对质,翌年五月就提出了三试这等前无古人惊天动地的主意,造福万万学子,还又成全豆腐女郎与公主公子这对苦命鸳鸯,怎么说,都与祸水扯不上丁点儿关系。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