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位面餐馆通古今[美食]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家常味浓40

第20章 家常味浓40

范江江 2023-01-19

  袁圆凝望夜空,轻声开口,“爸,营业这些天,我们也算见识了位面的冰山一角,来客跟咱们的时间不同步,发展不同步,位面宇宙各有各的缘起缘灭的因由,时空真是一门深奥难懂的大学问。”

  老袁难得正经,引了句佛语,“生死在瞬间,有生即有灭。”

  袁圆侧过身注视仰躺的父亲,“爸,如果时空之门能带我们回溯到生死瞬间就好了。”

  女儿说话很少拐弯抹角,袁虬生怎么会不明白,她说这些其实在变相安慰他,死去的妻子是他心中不能触碰的痛,一想起就痛彻心扉,如果真有一种办法能让他回到妻子遇难的那一刻,他愿意牺牲所有去换取。

  没有等到父亲的回应,老袁又陷入自己的回忆,袁圆默默躺回去,思绪回到最后一次见母亲的场景,时间隔得太久,具体的情形早就忘了,只记得最后一个画面。母亲穿着一件大红色连衣裙,站在客船的甲板上,头顶是明晃晃的太阳,日光太盛,把母亲的面容都模糊掉了,凭栏挥舞手臂的样子像是一道剪影。

  她当时只有六岁,不能理解这种难解难分的母子亲情,只觉得好晒,要不是爷爷一直压着她肩膀不让动弹,早就跑出码头跟小伙伴玩去了。没想到从此天人两隔,她再也没有妈妈了。

  她记事不算早,母亲在她心中的形象也是通过父亲偶尔的转述,才逐渐丰满起来。父亲说她跟母亲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母亲喜好打扮,热爱时尚,如果现在活着,她们母女走在街上保准会被认成姐妹俩。

  父亲还说,母亲脾气火爆,性格坚韧,在商场上有拼命三娘的称号,论才能一点不输给他,要不是因为早逝,公司的董事长现在说不定是由母亲来当的。

  母亲厨艺一点不好,但是又喜欢美食,是听说他有个大厨老爸,才答应他的追求,他长得不行,也不是靠才华,竟是靠拼爹才从一众追求者中脱颖而出,抱得美人归的。

  袁圆能够想象出母亲年轻时恣意张扬,自信洒脱的样子,如果她还活着,一定会是个骄傲的母亲,因为她的女儿也有一手好厨艺,她的女儿愿意天天不重样地给她做好吃的。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袁圆二十三年人生最大的遗憾。

  又有一只小虫加入合唱大家庭,夜虫唧唧,合奏出一首轻柔的夜曲,悼念屋主消逝的挚爱。

  886轻咳一声,“有只淡色库蚊的口器了离你的右手腕只有0.01厘米的距离,你爸左脚背上那只马上要撑死了。”唉呀妈呀,憋死宝宝了。

  袁圆:“……”

  隔天的营业格外热闹。除了钱老,闪电侠买水大叔可能走出大漠,今天没卡点来,来的是老熟人刘家祖孙。

  老袁和刘桂英两个社牛终于见面了。

  “这大兄弟长得真好,鼻头有肉,天庭饱满,天生的福相。”刘桂英夸赞道。

  竟被人实心实意夸长得好,老袁的嘴快咧到耳朵根了,“哪里哪里,您老能找到位面餐厅,才是最有福气的人。”

  刘桂英连钱老先生都没放过,“老先生您是教书的吧?俺一看您就想起早些年村里教书的私塾先生,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您这样的。”

  钱程挤挤眼,“你这眼力真是杠杠的。”

  这下轮到刘桂英吃惊了,这老头瞅着也不像他们那旮沓的呀。

  钱程解释,“我年轻时在你们东北插过队,你们东北话有毒,我们一起插队的,没待两天,口音全都被带沟里了。”

  来自不同时代不同位面的两位客人,竟然可以因为相似背景有了共同话题,也是神奇。

  “插队是什么意思?”刘桂英抓住了钱老先生话中的重点。

  由插队说到未来十几年的动荡。刘桂英前两回来,光顾着享受美食,换东西填饱肚子,根本没想到要过问未来发展。早前听袁圆说自己的位面一年光衣服就扔了十亿吨,心里想的是自己那里过了眼前这道坎,发展只要大差不差,将来肯定越过越好,一年十亿吨扔不上,五六亿吨衣服总能扔上了吧。

  没想到饿肚子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无数个艰辛的日子在前面等着。

  老太太只恍惚了片刻,重又打起精神,知道结果又怎样,难道还不活了?

  袁圆最欣赏刘大娘这一点,生命力跟山里的冻蘑一样强劲,安慰道:“大娘,位面发展轨迹不一样,兴许你们那里出现变数,不会经历我们两个位面的动荡,不管怎么样,先吃东西,吃饱了才有力气合计以后的事。”

  刘桂英虽然觉得出现变数的可能性不大,小袁的心意她领,狠狠点头,“苦是吃不完的,饭可要一口一口吃好。”

  客人的情况不允许大吃大喝,今晚还是家常菜当家。姑苏的钱老先生对菜肉馄饨不会陌生,北方地区尤其东北是饺子的狂热拥趸,对饺子的近亲馄饨,应该也能接受良好。

  果然狗蛋小兄妹三个听说吃馄饨,高兴地搂作一团,“今天又过年啦。”

  菜肉大馄饨现包现煮才好吃,面皮是一早就准备好的,馅料也简单,袁圆做家常菜肴喜欢顺应时节,菜肉大馄饨的菜选当季的就好,岛上自家种的矮脚小青菜,切碎挤干水分,拌入搅打上劲调好味的肉糜里。

  从小到大袁圆不知道包了多少馄饨,动作行云流水,四角面皮对折,再对折,翻转相粘,元宝状的大馄饨圆鼓鼓、胖嘟嘟,在托盘里排排站,等待下开水锅。

  烧水的间隙,蒸上一条稍稍腌制入味的新鲜鲅鱼,她准备再加一道东北人和在东北插过队的老人都喜欢的菜肴。

  馄饨很快煮好,往汤碗里撒上一把虾皮,撕上些紫菜,将煮好的馄饨捞出,浇上自己熬制的高汤,让这碗菜肉馄饨的鲜美更上一层楼。

  鱼也同时蒸好,去骨留肉,油锅放入大豆酱和甜面酱混合酱料,炒香放鲅鱼肉,翻炒后,稍稍添点水炖煮一会,水分炒干,家常版咸香下饭的鲅鱼酱就做好了。

  袁圆动作麻利,前后不过半个小时,菜品备齐,可以开吃。

  大葱蘸大酱爱好者刘桂英没急着吃馄饨,拿上一片馒头片,抹上鲅鱼酱,一口葱,一口鲅鱼酱配馒头,老太太吃美了,给了个大大的赞,“鲜灵,这滋味真是没谁了。”

  钱老先生有样学样,陶醉地咀嚼片刻,从咸鲜的鲅鱼酱和小葱辛辣的味道里,找回了记忆里的味道,粗放、大开大合的北方风味。

  三个蛋蛋还没到习惯和喜欢大葱蘸大酱的年纪,他们的主攻对象是菜肉大馄饨,用勺子笨拙地挖出一大颗,胡乱地吹了吹,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肉香和菜香盈满口,又鲜又润,吃了一颗再喝口汤,这是他们有限的人生记忆里排名第一的好味,跟饺子一样的好味。

  看客人吃得香香的,老袁都看馋了,菜肉馄饨就算了,那个鲅鱼酱配馒头怎么看起来那么好吃,“囡囡,咱这又不缺鲅鱼,我怎么从没见你爷爷做这道菜?”

  袁圆想起往事,嘴角翘起,“鲅鱼酱是一道传统的胶东菜肴,爷爷跟鲁菜大师王爷爷因为黄海鲅鱼和东海鲅鱼哪个最鲜,论证了好久,赌起气来连胶东菜都不做了。”

  果然是他家老爷子,心理年龄最多八岁。

  袁圆见父亲蠢蠢欲动的小眼神,赶忙制止,“没见人家钱老先生尝了一块就放下了吗,刘大娘他们多补点碳水很有必要,何况他们跟咱们这里还有时差。现在八点半,你要再吃,就成了胖胖的乡镇企业家了。是谁昨天跟我说,自己要瘦成周星驰来着的?”老袁天生自带喜感,瘦也要瘦成喜剧明星。

  有人因为过剩要戒碳水减肥,有人因为匮乏需要补碳水续命。

  美美地补了一顿碳水和蛋白质,刘桂英从怀里掏出一个藏蓝色小布包,打开层层包裹,露出里面的野山参,“小袁,这根山参你想不想要?”

  只问想不想要,没问能不能换东西,这是两码事。老太太也没为了博同情提起村里人快要断顿的事,她不懂什么是道德绑架,但深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寸要拿捏好。

  野山参他们山里人隔三差五总能挖到,手里这根年头是久了点,刘桂英稀罕是稀罕,但也没太过稀罕。

  倒是袁圆几个,见到品相这样完整的野山参俱都惊愕地睁大眼,这可是大宝贝啊。

  袁圆从爷爷那里了解过野山参知识,不说野山参极为苛刻的生长条件,单说它们令人发指的生长速度,每年平均增重0.5克,一旦气候改变,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缩重。所以野山参难寻,个大的野山参堪比参中大熊猫。

  刘大娘带来的这根参,炫纹超过十个,血络清晰,五形六体俱是上佳,没有百来个年头,长不了这么周正,是野山参中的极品。

  别说袁圆,连识货的老袁和钱老先生都兴奋极了,百年人参啊,早就绝迹了的,没想到今天见到真容。

  老袁已经了解过886鉴宝小能手的功能,怂恿闺女拿过去鉴宝。

  在886的系统鉴别下,这棵人参的年份为112年,以袁圆的位面标准衡量,不是极品,是真正的绝品人参,价值8万一克,参重108克,共计864万。

  早前说到那十亿吨纺织品垃圾时,刘桂英被普及过数学单位概念,冷不丁听到这么大的数字,哪怕她心里素质再好,两眼一翻,好悬,差点没抽过去。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9-15 15:42:12~2022-09-16 17:39: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彩老婆、星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3857126 2瓶;taylor 1瓶;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