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小司农gl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4章 雪灾156

第84章 雪灾156

方便面君 2023-02-22

  温善从系统书籍里摘抄了不少有用的书给邺婴之送了回去, 让她趁着春闱还未开始抓紧时间学习, 然后她则就农业方面继续进行改革。

  堆肥的方式确实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只是生产水平的落后依旧无法大大提升,若是能将人力、畜力从劳动中逐渐解放, 那么效率也当可以提高。

  这一年来她也偶尔会利用系统的书籍阅读功能,翻阅不少农书, 了解农器的制作与运作方式。她又到乡里去实际了解各种水车、翻车的运作情况,然后因地制宜地提出改进的方式。

  她还进行了悬赏, 不仅仅是农业方面, 手工业也是如此,凡是能提出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人则可以获得奖赏, 不仅如此,她还会上书向朝廷举荐此人。

  这条政令对当地百姓而言十分新鲜,毕竟每一任县令来这儿后的目的都是如何督促百姓种地,如何提高税收好昭示自己的政绩。像她这样花心思去琢磨技术的官员还真是头一人。

  就冲着这奖励,百姓们不管懂不懂都会日常讨论一番, 当初制造水车、翻车的工匠们也会埋头改进,想着有朝一日能鲤鱼跃龙门, 脱离工匠的身份。

  眨眼便到了冬季,温善从系统的监测功能中忽然发现了有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地点位于长江流域的十几个道。

  “重大自然灾害”是系统监测里的第二级别预警, 第一级别是“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会动摇国家根基的那种,而稍微轻一些的重大自然灾害却像如今所预警的那般, 牵扯的区域也会大许多。

  这回预警的灾害是雪灾。

  温善瞬间便想起了她前世时,祸及全国二十多个省的雪灾,那一场灾害影响可是巨大的,那时候都已经有了先进的机器设备,也仍旧遭受了不少经济损失,甚至有人因受灾而伤亡。

  如今给出的预警并没有那么严重,可对百姓与朝廷而言都会是一场巨大的打击,更别说如今边境还有战事进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仅会动摇女皇的统治根基,还会让百姓与朝廷的矛盾爆发。

  而这种雪灾往往不会有什么提前一两年给予的先兆,像温善的系统给出的预警,最多也只能提前两个月,也就是说腊月到来年一月的这段时间,就会有低温蔓延。

  温善不敢贸然上书,最后左思右想,先给在南边的叶明珠紧急去信一封,说她观测今年汴州的气温有点低,雪灾怕是会很严重,让叶明珠也注意一下当地的气温情况。

  不仅是叶明珠,她还给许多在南边为官的朋友都写了信。

  她虽然还未给女皇上书,不过女皇却是收到了消息,面对她忽然联系各地官员的做法,忍不住皱眉。

  女皇不想怀疑她有什么谋逆的举动,只让斥候继续打听她都说了什么,结果发现她给每个官员说的都是感觉气温有点不对劲,比往年还冷,怕是会有雪灾,劝那些地方官多些关心百姓,莫要让百姓受苦。

  女皇觉得她这些话有些古怪,但是具体又说不上来哪儿怪,只能发诏书让各地官员将当地是否出现异常天气汇报上来。

  女皇的诏令都是快马加鞭发往各地的,不出半个月,她的案几便堆满了各州县数百份折子。这事她不想假手于人,便在处理完奏折后亲自看了一遍。

  这些折子里,只有三成官员回禀说确实觉得当地的气温较以往偏低了,甚至连一向不太寒冷的南方都是如此。

  瑞雪兆丰年这样的谚语也仅限于冬天不种粮食的北地,南边若是下雪,那对庄稼和百姓来说都是坏事,故而有认真负责的官员很是详尽地将利弊也一同写在了折子上。

  女皇特意看了下温善的折子,发现数她的折子列举出了更多的危害,甚至连哪些地区会有降雪都估测了。

  除了她,叶明珠等与温善交好的地方官都开始准备给百姓贷粮食和冬衣过冬了。只是叶明珠只是监察御史,很多事情都没有权力去做,只能尽量游说地方官去重视此事。

  女皇将折子给太上皇看,还笑道:“这温善,难不成还会观气象?”

  太上皇看了折子,旋即便陷入了沉思。女皇等着等着,便也觉得不对劲。

  直到太上皇道:“在我的印象中,曾发生过一次特别严重的雪灾,那时候整个中原地区,乃至岭南部分地区都下了一场持续了一个月的大雪。大雪封山,百姓寸步难行,可是百姓家的存粮却不够了,最后死伤严重。”

  太上皇说得含糊,可女皇听得却不寒而栗。连岭南都有这么严重的雪灾,那北方的百姓呢?岂不是要冻死一大片?

  太上皇又拿起温善的折子,道:“这温善列举的灾祸倒是有五成相似的地方,也比我记忆中的那场雪灾要轻一些。兴许她真的会观气象吧!”

  “而且她这么重视这事,也是为了朝廷好,想想看,这种时候发生这么大的天灾,北边的战事又吃紧,国库紧张,那群巴不得你早些退位的官员也会趁机说道。你若早些做准备,还能好好利用此次机会。”

  女皇心中一凛。她才登基几年,虽然皇位看似很稳,实则因为年纪也大了,底下不少宗室都盯着她呢!

  她谢过太上皇,回去后便加派人手去收集情报,同时又在朝堂上提出要求各地方官尽心处理给百姓贷米、发放冬衣过冬之事,还要各地方官时刻留意气温变化,若是有雪,也要汇报。

  许多地方官都觉得女皇的政令莫名其妙,可是他们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好应付式地时常往乡里走,又发了许多关心百姓的表面话。可心里却在想,南方最多最严重的是水灾,哪有防雪灾的呢!

  当然,也有像温善这样的官员严格执行女皇的旨意,做好减灾的举措。

  汴州十一月便下雪了,温善每十天便写一份折子进京汇报下雪的情况。女皇忙不过来,辛苦的便是那群宰相,每日都陪着女皇处理这些折子到晚上。

  十二月初,两湖以及江南东西两道都陆续降雪了。往年这些地方偶尔也会下一两场小雪,地方官都没有放在心上。

  随即当地百姓便发现这雪是越下越大了!

  地方官想起女皇的命令,顿时吓得冒冷汗。若是到时候他们这儿还会出现百姓受灾严重而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事情发生,女皇是否会怪他们没有尽心尽力、没有重视诏令?

  所以还想保住乌纱帽的官员纷纷动作起来,连军中的将领都按照朝廷的意思给军中的兵士多发了一件冬衣。

  女皇得知各地初见雪灾端倪,便赶紧下了几道诏书,大意是责令地方官做好预防工作,又安抚百姓,稳住他们,另外还让朝廷上下准备减免赋税的事情。

  原本还觉得女皇大惊小怪,将下雪之事想的太严重的朝堂官员一看见地方呈上来的降雪情况,顿时就恨不得打脸先前的自己。为了不让女皇事后问责,他们关注这事十分积极,天天盯着手底下的人去处理。

  这场大雪持续了半个月,饶是朝廷已经及早地做好了预防工作,可是各地受灾的情况却仍然颇为严重。南方多地的作物受冻,来年收成锐减不说,有许多穷苦的百姓都冻死了,路上摆着许多草席,简直触目惊心。

  唯有早前认真应对这种天灾的地方没有出现什么被冻死的情况发生,尤其是温善所处的太康县,她私人掏腰包置办冬衣给那些穷苦百姓。此举让那些富庶的乡人大为感动,也纷纷跟着她的步伐捐助百姓,以至于太康县竟然是汴州唯一一个没有冻死的百姓之地。

  而灾后的处理工作也繁忙,因受雪灾影响,许多进京赶考的举子都未能按时到达,于是女皇便下令将春闱考试推到了夏天五月。

  考试推迟之后,邺婴之也没闲着,她不仅为灾后处理工作献言献策,也会说服许王府出钱救济受灾的百姓,替女皇分忧。

  直到五月,灾情的影响才慢慢降低。女皇终于能腾出时间来处理那批昏庸无为的地方官。

  这次秋后算账,一清算便扯出数十个地方官以及部分京官来,太懒政的地方官被女皇革职查办了,至于那些隐瞒灾情不报的,更是被女皇当做谋逆来处置。

  正因为这场清洗,五月的省试,以及随后的殿试,获得出身的举子都比往年要多许多。

  又因为这几场考试有雪灾相关的内容,各地赶来的举子对此体会尤为真实,故而答得好的不在少数。

  邺婴之更是在时务策上给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最终明经科殿试获得第三名。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