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野尘埃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章 未知生(二)17

第12章 未知生(二)17

时常 2023-05-01

  3.

  转眼进到五月,四周林子里起了蝉鸣,树上开着粉云似的花。

  陶邑秋自己拿锹给新花换土,累出一身汗。

  何五已经搬往南京,临别之际掉了几滴眼泪。陶邑秋也很动容,送给他一个唐代的小五彩瓷壶。

  何五举着对着光看,赞不绝口,发誓等闺女生孩子,就拿这个当夜壶。陶邑秋咬着牙把他送走,简直要活活气死。

  亲力亲为地把花栽好,面对良辰美景,他才感到天朗气清。回屋里掏出一把桑葚扔地上,引来好多麻雀。

  正怡然自乐,忽然有人敲门。

  他警惕地走过去,顺门缝看,外面是一个面熟的高大小伙子。

  陶邑秋高声问:“干什么的?”

  “老师!我,葛丰啊!”

  “不认识,请回吧。”

  “老师!我是来给凤莲送信的!”葛丰大声道。

  陶邑秋抬脚就要回去。走到屋子门口,仰天长叹,又转身回去了。

  一打开门见葛丰蹲在地上,手里捡了块石头,像是要打狗。

  “你干什么呢?”

  “老师没动静,我以为出事了,准备把门砸开。”

  葛丰挥舞着石头,笑出一口白牙。陶邑秋又气又无奈:“到底要传什么信!——把石头撂下!”

  信纸粗糙,比茅坑里的手纸还不如。陶邑秋见惯了素白的宣纸,一见此情形,心里先是一酸。心想虽说是断了父女关系,可是在家的时候,什么好吃好喝不给她?如今落魄了,连家书都敷衍。

  含着热泪往下看,陶邑秋眯起眼睛,不觉读出声:

  “……作为红军代表,我参加了全国会议,苏区白区都有代表参加。毛教员说,革命的前途是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都在组织学习马克思,您不要挂念……”

  读完,他把信合上:“看来这个毛教员……很懂得文章承前启后的意思嘛。是个文人?也不知道他祖上有没有人做过状元,否则可以请来小叙。”

  说着他喝口茶,又不放心似的把信展开细读。眼睛盯着字,声音却指向葛丰:“苏区白区是哪里?我怎么不知道,还有姓马姓列的先生……百家姓有列吗?”

  葛丰正在走神,一时茫然,连忙伸手在胸前比划:“马……马克思是个大胡子。”

  “嗯。”陶邑秋满意地一点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是个孝顺的人。”

  他把信放在一边:“这孩子……说每日吃清粥小菜也不觉得苦。她是做了女颜回,可怎么就不懂我甘作孺子牛的父母心?”

  葛丰一抹嘴上胡茬:“莲妹妹是一心为国,老师你别难过。”

  陶邑秋眼望房梁,生出无限感慨:

  “你跟凤莲同岁,我也教过你几年。同年学生里数你俩最聪明。你知道,我从来也没求她成什么事业。”

  “女子的福分全在夫家——你看我家那个帮工,人家闺女成了体面人啊!以小莲的智慧,当个大老婆也绰绰有余。你说她就非得搞这个运动,那个会议……何苦?何苦!”

  陶邑秋拍着大腿,表情痛苦。葛丰一听这话,很不自然地笑了。

  他低着头说:“老师,我,我也要走了。”

  陶邑秋睁大圆眼:“你干嘛去?”

  “我要去考空军。”

  葛丰一脸愉快,精神抖擞:“我也要上前线。”

  他因为激动,脸上浮现出高烧般的红晕:

  “老师,您以为日本兵吃了东北就会罢休?您上街看看,英租界、法租界,哪里见不到日本人?它管着老百姓的吃穿,还有各项税款,简直把我们同胞当作猪狗!国难当头,我们年轻人不尽力,那怎么能行?”

  陶邑秋深吸一口气,又陷在椅子里:“……不是还没打么?”

  “早晚的事。”葛丰手撑着膝盖,“我这次来,也是替同学们传个话:大家希望您留在北平!”

  陶邑秋像被鞭炮崩了脖子,立刻一哆嗦:

  “我留下?做什么?”

  “保卫北平!”葛丰笑了,“您是读书人的领袖,大家要听您的指挥。我今天也是来请您出发,随我去新平客栈呢!好多同学都在那儿。大家要保卫北平!”

  陶邑秋的脸上浮动着微笑。然而那微笑像糖霜,一碰就要掉:

  “话是这样讲……可是,可是人是自由的。我要不要做表率,怕还是……”

  “那您是……想走吗?”

  短暂的沉默过后,葛丰沉下脸来,目光如炬:

  “老师想去哪儿?天津、河北、重庆,还是南京?哪里安全?到处都是逃命。”

  这话让陶邑秋无法回答。他咳嗽一声站起来,缓缓地踱步:“书生又不能动刀动枪,空有个模子,我当不了什么领袖。”

  “那书生能干什么呢?”

  葛丰冷冷地望着他,依然礼貌地面带微笑:“老师是要与日本人,吟诗作赋吗?”

  此话一出,陶邑秋的神经受了刺激,立刻回头看着他:

  “葛维卿,你是什么意思?你没爹没娘,要当英雄好汉,我不拦你。可我年过半百,不论打什么仗,我都只想安度晚年——各有各的自由,你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话至结尾,陶邑秋已激动得满脸通红。然而葛丰面沉似水地站了起来,伸手指向他的鼻尖:

  “说到底,你就是贪生怕死。”

  陶邑秋“哇”地一嗓子:“怕死怎么了?民不畏死,贵大患若身!仗还没打呢,你凭什么给我安排出路!”

  他气呼呼地重新坐下:“我怕死,碍着你的英雄路了?”

  葛丰没有说话。

  他起身走到门边,不轻不重地落了一句话:

  “真没想到,凤莲会有您这样的父亲。”

  陶邑秋默然坐在桌边,小女儿的信还躺在茶杯底下。

  他心里很苦,又慌张,完全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世界。

  他是有意做表率的,不过不能流血牺牲。今日见了葛丰,他忽然紧张起来。尤其那几句“保卫北平”,大有拔刀见血之势。

  他小时候听家里姆娘说,刽子手砍头分两步,先把脖颈后面划开,看准了骨缝再下刀。那刀是卸骨刀,有时候一下子砍不断,还得锯两下。有的人脑袋落地了嘴里还喊冤呢。

  这恐怖的故事几乎陪伴了陶邑秋一辈子。后来亲眼见人杀鸡,一剪子豁断脖子的时候,他紧紧攥着太太的手说:“天呐,都不用看骨缝了吗?”

  死亡是凄惨的。没有风花雪月的光景,只剩脑袋骨碌在地上。

  他还没活够,当英雄不是愿望之一。从古至今的英雄都没有好下场,陶邑秋只想做一个寂寞的隐者,随时随地有花可看。

  日本打进来,会怎么样?东北不是也没有什么屠城的新闻吗?在日本人手底下苦,没有小日本的时候,就不苦了?

  自己这么老了,会被叫去做杂役?可是城里还有年轻人,抓他们就够了。再者说,大女婿在日本人的公司入了股,自己想清闲地活下去都不行吗?

  眼睛看着信,陶邑秋更加不是滋味。

  凤莲小时候,乖巧聪明,自打跟这帮混账一起念书就开始不服管教。那些外来的思想毒害了她,连孔孟都不学了,摩登的词语引诱出凤莲叛逆的主张。

  夜不归宿跟男同学聊什么民主与政治、在官宦小姐家作客顶撞人家的父亲、当场拒绝自己给她安排的婚姻……父母爱子女的心哪里受得了这种折磨,她简直是穿着冰刀在陶邑秋的心上游走,把他的爱意切成了碎片。

  于是陶邑秋与她断绝关系,撵出门喝西北风。不想五年过去,凤莲果真再没回家。

  女儿过得是什么日子?喝粥怎么能长身体?陶邑秋心如刀绞,恨不得下一秒就飞出去抓她回来。

  为什么要打仗?打得他孑然一身,不知何处是潇湘。

  可是葛丰的话语又响在耳畔:

  凤莲怎么有您这样的父亲。

  他是老师,是受尊敬的文人,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直到今天,他被人说,不配做她的父亲。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